咨询热线 /0833-6268111、13881395601

科室健康园地

【健康科普】您“坐错”了哪种类型的月子?

发布时间:2024-01-19 18:09:58    来源:孙思喆    点击:1010    【字体:

“孙医生,我生完娃儿好多汗,是不是身体虚、走多了?躺少了?”
“孙医生,我现在这么早就下地走,缝的线会不会崩开啊?”

……



作为一名产科医生,我对“坐”月子这种传统观念是支持的,毕竟一朝分娩、辛苦万分,身体和精神都需要恢复。但我发现,大部分产妇不知道如何“坐”好月子:怕伤口裂开,不敢下床活动;怕体虚,狂吃鸡蛋;怕受风,捂得严严实实……您到底 “坐错”了哪种类型呢?

一、“久坐不动”型

剖宫产术后,部分产妇为了缓解不适,宁可久躺不动,也不愿下床;部分顺产产妇因会阴伤口疼痛,加之担心走动造成伤口裂开,也会“久坐不动”。


危害:易形成血栓,造成下肢血管病、肺栓塞、心肌梗塞、脑梗塞等,严重时危及生命;对于剖宫产分娩的产妇,“久坐不动”增加盆腔粘连、肠粘连的发生率; 恶露不能及时排出,子宫收缩不良,造成产后出血甚至大出血。

正确方法:

1.了解尽早下床活动的重要性,消除紧张、恐惧情绪(正常活动的情况下,手术缝线是不会断裂的);

2.术后6-8小时尽量做一些下肢主动活动,如:平卧位依次抬腿、踝泵主动运动等;

3.家属可帮产妇按摩双下肢肌肉及踝泵;

4.尽早下床活动,最晚不超过24小时;

5.尝试多改变体位,循序渐进,达到一定的活动量,促进血液循环、加速下肢淋巴回流,以达到消退下肢水肿、减少血栓形成、降低盆腔粘连概率的目的。

6.下床活动注意事项:慢起慢落,动作幅度要轻柔,避免体位改变过快造成体位性低血压晕厥;剖宫产术后产妇下腹部切口处需要佩戴束腹带,要有一定的张力(捆紧一点,可保持身体核心稳定);下床活动时需家属陪护,避免体力不支时摔倒。



二、“胡吃海喝”型

现在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,可供选择的物资也越来越多。在日常工作中,经常看到一顿吃很多鸡蛋的产妇,这种类似的进食方式称为“胡吃海喝”型。


危害:大量进食高脂肪、高蛋白质的食物,可能导致胃肠吸收能力下降,造成腹泻、便秘,严重时可能诱发胆囊炎、胰腺炎;进食大量富含油脂的食物可能导致乳汁中脂肪含量过高,造成新生儿消化不良、腹泻、发育不良、肥胖等。


正确方法:

1.选择易消化、搭配合理的流质食物,更利于吸收营养;

2.多吃补血类食物,如红瘦肉(猪肉、牛肉)、动物肝脏、黑米、红枣等,贫血严重时需药食同补;

3.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瓜果,利于产后排便,避免产后便秘或痔疮复发;

4.注意事项:多饮水,保持小便通畅,避免食物过于坚硬,勿食生冷,水果可过水温热。



三、“夏穿冬衣”型

查房时,经常会看到刚生完孩子的产妇穿的特别多,即使在夏天,很多产妇仍穿着厚厚的衣服、带着帽子。每每询问家属后,给出的理由基本都是怕产妇着凉,这就是“夏穿冬衣”型。



危害:易引起汗液蒸发受阻,导致体温升高,出现头晕、恶心呕吐、疲乏、心悸等症状;因穿着过厚的衣服,更换浸湿衣物时间长,更易受凉感冒。


正确方法:
1.尽量穿纯棉衣物,且不得过紧,并根据室内室外温度加减衣物;
2.产后出汗明显增多,需保持体表干燥,避免受凉;

3.哺乳期间佩戴舒适的哺乳胸罩,避免乳房下垂或肩膀酸痛。


温馨提示:产后42天内禁止同房;鼓励母乳喂养并延续至产后至少6个月;多与医生沟通,发现异常及时就诊。



产科简介

乐山市重点医学专科(甲级),承担着全市急危重症孕产妇会诊、转诊、救治工作和辖区内产科专业医疗机构的培训督导工作。
科室拥有多功能分娩产床、母婴监护仪、双胎胎心监护仪、婴儿辐射台、新生儿监护仪、导乐仪、气囊助产仪、超声可视化监测仪、麻醉机、红蓝光治疗仪、气压治疗仪、低频电疗仪、心电监护仪、除颤仪,并配备有家庭化分娩产房、家庭化病房、VIP待产室、导乐室、产妇康抚室、瑜伽健身室、阅览室等。
科室主要开展无创接生、自由体位分娩、分娩镇痛(药物性和非药物性)、导乐“1+1”陪伴分娩、剖宫产术、剖宫产术后快速康复、孕产妇自体预存式输血、超声可视化产程监测、COOK-球囊引产、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促进阴道分娩、Bakri球囊填塞术及产妇康抚技术等。在全市率先开展的孕产妇自体预存式输血,对前置胎盘、RH阴性血型、子宫肌瘤较大(5cm以上)、胎盘附着面广泛、前置血管、孕次大于5次、三次以上剖宫产、血小板下降等危重孕产妇的急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


作者简介












版权所有 乐山市妇幼保健院 乐山市儿童专科医院 乐山市妇女儿童医院
医院地址:乐山市青江新区三苏路1333号和瑞晗路1199号 乘车路线:市内公交车1路、12路、22路、308路(乐山市妇女儿童医院站下车)医疗保健批准:川卫网审[2013]399

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226号

蜀ICP备16006214号-5